相关链接
Copyright © 东莞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
2024-12-28
道滘,这座位于东莞市西部的魅力城镇,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水乡明珠。其东与南城街道相邻,西望牛墩镇、洪梅镇,南和厚街镇、沙田镇隔江呼应,东北则与万江街道接壤,广深高速、广深沿江高速、水乡大道等交通要道穿镇而过,莞惠城轨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(在建)设站其中,东江南支流蜿蜒流淌,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优势,使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的关键节点。
道滘,旧称 “到滘”,又得名 “济川”。元朝至正二年(1342 年),先辈们依水而居,在此立村,因地处东江南支流所到之滘,“到滘” 之名由此而来,后在 1954 年改称 “道滘”。岁月悠悠,“济川” 之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。
道滘的历史源远流长,自元朝至正二年(1342 年)立村后,便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。清雍正八年(1730 年),它隶属延福乡第十三都;清道光十七年(1837 年),济川乡之名兴起,承载着乡贤们对这片土地的美好期许;清同治元年至十三年(1862 年 - 1874 年),归十一都中堂司管属。民国元年(1912 年),属东莞县第九区,此后又历经多次区划调整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道滘人民用勤劳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,每一次的沿革都是时代发展的印记。
道滘,是水与桥交织的诗意水乡。东江南支流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,贯穿镇区,河道纵横交错,如大地的脉络,滋养着这片土地。桥梁众多,素有 “二十四桥潆济水” 之美誉,或古朴厚重,承载岁月沧桑;或精巧别致,尽显灵动之美,每一座桥都是水乡独特的景致。
乘一叶扁舟,悠然于河道之上,水波荡漾,两岸绿树成荫,屋舍俨然。微风拂面,带来水草的清香与泥土的气息,仿若误入世外桃源。看那河边,时有渔人撒网,收获的是水乡的馈赠;远处,白鹭翩跹,与碧水蓝天相映成趣,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画卷。
道滘,这片人文沃土,是著名的 “中国曲艺之乡” 与 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。粤剧曲艺在此传唱百年,弦歌不辍。闲暇之时,漫步于道滘的街头巷尾,那悠悠扬扬的粤曲唱腔便会传入耳中。公园里、广场上,时常能看到曲艺爱好者们相聚一堂,拉二胡、弹古筝、唱粤曲,一招一式、一颦一笑皆韵味十足,他们用满腔热忱传承着这门古老的艺术,让粤剧曲艺的魅力在水乡四溢。
道滘更是当之无愧的 “游泳之乡”,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,民间游泳运动蓬勃发展。这里的泳池水花飞溅,东江南支流更是健儿们的天然竞技场。多年来,道滘为国家队、省队输送了无数游泳健将,他们在赛场上劈波斩浪,屡获殊荣,为国家争得荣誉,也让 “游泳之乡” 的名号愈发响亮。
道滘,堪称美食的天堂,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底蕴。这里有令人垂涎欲滴的道滘粽,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三十年代,创始人叶潮别出心裁,选用晚造糯米、上等咸鸭蛋黄、湘莲、五花腩等食材,经严格工序精心烹制,成就了这道 “天下第一粽”。如今,道滘粽已衍生出数十种口味,从传统的咸香到创新的芝士、陈皮、咖喱味,满足着不同食客的味蕾。
道滘肉丸同样声名远扬,诞生于上世纪 60 年代,创始人 “打鼓成” 叶成巧用打鼓技巧制作肉丸,使其迅速走红。传统手工捶打而成的肉丸,搭配上软糯的米粥,成就了经典的道滘肉丸粥,那肉丸的爽口弹牙与粥底的清润相互映衬,每一口都是满满的享受。
近年来,道滘镇还举办了 “十大名菜” 评选活动,咸扒豆角炒腩肉、古法卤鱼头、河鲜爆齐眉米、瓦煲地麻鸡等菜品脱颖而出。这些名菜不仅是食材的巧妙搭配,更是道滘饮食文化的精华呈现。田螺焖青头鸭,将田螺的鲜美与青头鸭的醇厚完美融合;禾花鲤炊饭,稻香与鱼鲜交织,令人回味无穷;金针头蟛蜞汤,清爽鲜美,营养丰富。
而道滘的 “十大名小吃” 同样不容小觑,蛋卷层层酥脆,油糍香软可口,糖不甩甜蜜软糯,麻葛寓意吉祥,艾角散发着艾草的清香,松糕松软香甜,枣红糯滋补养生,道滘礼饼更是节庆必备。漫步在道滘的街头巷尾,随处可见这些小吃的身影,它们是道滘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,也是游客们品味道滘风情的绝佳选择。
道滘,还是一个充满惊喜的旅游胜地,众多景点熠熠生辉,吸引着八方来客。
粤晖园,这座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,堪称岭南园林的璀璨明珠。它占地约 50 公顷,由广东东莞农民企业家庾炳桂斥资逾亿元、耗时一年多精心打造,是全国最大的私家园林。园内布局精妙,将岭南园林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情趣完美融合,108 个园林景点错落有致,楼馆、亭台、水榭、曲廊、石桥、假山等掩映于古树名木之间,曲径通幽,步移景异。
东正门作为粤晖园的主入口,双重檐建筑庄重威严,通面阔约 32.6 米,通进深约 18.9 米,高约 17 米,斗拱、梁、柱饰以和玺彩绘,尽显富丽堂皇。正门两侧厢房与正殿以廊相连,围成宽敞的门前广场,厢房雀替、额枋等饰以旋子彩绘,南北廊园圃奇石娇花、翠竹绿树,清雅宜人,1200 米围墙以独特的蝼蜂巢承托,尽显独特建筑风格。
蘩文馆是全园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多的仿古楼群,作为岭南文化艺术馆的展示中心,它集收藏、展示、学术研究于一身。由门厅、厢房、玉纸堂、附楼、清风廊、明月廊、观日亭、赏月亭、椽笔阁、墨华阁、蘩文馆构成,采用 365 根圆柱建成,寓意一年 365 天如意顺遂。楼群耸立在绿树丛中,四周小溪环绕,富于水乡风情,主次井然,高低错落,气象雄伟庄重。
归水桥位于无香湖与映月湖交接的堤岸上,下设水闸,势纳东江,能随东江潮汐换水,永葆园内水质长清,有 “桥自东江归碧水,园从正道入青蚨” 的美誉。桥上架五亭如梅花布置,桥身用青石砌成,下由十二个大小不同的桥墩组成十五孔,平面呈 “工” 字形,两侧加阶梯,桥面上矗立琉璃攒尖方亭五座,正中主亭为重檐,四角为单檐。每逢月满,从正侧桥孔观望,每洞各映一月,金色晃动,众月衬桥,湖景美不胜收,它也是接通绕翠廊的关口,使园内景观更具层次感。
南韵馆,又名岭南戏馆,是粤晖园的主要建筑之一,正门宽 40 多米,高 18 米多,后端是楼式古戏台,长 15 米多,高 1 米。这里不仅广邀各地音乐高手、粤剧名角客座、票友唱和,二楼还被指定为东莞粤剧戏曲博物馆,展示着我市粤剧戏曲的历史精华,传承和发扬着岭南粤剧的优秀文化传统。
除了粤晖园,“道滘八景” 更是不容错过。“巍焕朝晖”,永庆村大滘河入口处的虹桥边,古朴的巍焕楼(俗称 “道滘文阁”)静静矗立,楼下公园大门的门联 “虹桥晚望观渔火,巍焕朝晖映露华”,见证着它与虹桥数百年来相映成趣的胜景。近年来,三丫桥横跨三丫涌建成通行,设计三个方向,使得永庆、南城村 1.25 公里水乡风情河岸线全线贯通,连接起神仙竹公园、曲艺社、文阁公园、粤韵桥等多个景点,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 “小桥、流水、人家” 水乡风情图。
“水岸枫林” 所在的大岭丫村,曾经臭河涌、杂草丛生、荒田菜地遍布,如今已华丽转身为水清岸绿的风景线。走进这里,仿若踏入世外桃源,耳畔鸟鸣婉转,路旁花团锦簇,碧道上的水乡特色彩绘夺目耀眼,亭台长廊、小桥流水交织,绘就一幅美丽乡村的绝美画卷,让人不禁沉醉其中,感受 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 的闲适惬意。
蔡白村的北岛公园,园内湿地景观独特,保留着多处鱼塘、湿地、土驳岸等自然要素。蜿蜒曲折的木栈桥、具有岭南特色的拱桥,将整个公园串联成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园,“一行白鹭上青天” 的和谐景象在这里成为常态,人与自然在此亲密相拥,让人流连忘返。
北永村的寿桃嘴公园,原是四面环水、交通不便、荒废多年之地,如今成功活用地名文化,摇身一变成为带样板功能的口袋公园。北永村对寿桃嘴及马洲村河岸精心升级改造,以曲艺文化为载体,打造出全新的公园,一座极具水乡特色的石拱桥连通马洲、寿桃嘴以及厚德的花地村,让昔日的 “离心地” 重焕生机,成为人气爆棚的打卡地。
道滘沿江公园位于沿江路昌平路段,今年全面改造完成,规划为两区、三带、六节点。2.22 公里长的公园由南往北分为滨江漫步区、林荫休闲区,滨江漫步、跑步、骑行三条交通带又将南北两区融会贯通,其间串联起东江月沙滩、乐享水岸、儿童天地、龙舟律韵广场等六大景观,江、城、景在此完美共融,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。
建于 2003 年的济川广场,2021 年全新升级亮相,入口广场、活动舞台、儿童天地、篮球场、健步跑道、休闲步道、长廊、驿站等焕然一新,集体育、休闲、儿童游乐、集会、活动、餐饮、停车等多功能于一体,成为综合性城市公园。如今,它与新道滘大桥相互映衬,宛如道滘的一颗耀眼明珠,散发着独特魅力。
南丫村的掌洲岛,是道滘镇 “现代产业社区、河岸休闲碧道、水乡美丽乡村、特色农业公园” 四位一体乡村振兴发展思路的示范点。岛上碧道环河、绿树成荫,观景台、观鸟平台、亲水栈道、炫彩花海等景点错落分布,时有白鹭翩跹飞过,处处生机盎然,仿若人间仙境。
“萃拥粤晖”,粤晖园集岭南古建筑艺术、园林艺术、雕刻艺术、戏曲艺术、珍藏艺术于一身,园名 “粤晖”,吸纳苏、扬江南园林绮丽元素,增添北国皇家园林高贵气派,别具一格,处处似曾相识又别出心裁,风光旖旎无限。
这些景点,或古韵悠悠,或景致旖旎,或充满人文气息,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,沉浸在道滘的独特魅力之中。
当下的道滘,正以昂扬之姿迈向新征程。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,它全力冲刺,食品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,年产值近 30 亿元,东鹏、思朗、佳佳美等知名企业蓬勃发展,不断推陈出新。同时,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,银禧、雄林的新材料产业,盛元中天的大健康产业,勤本、视安通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已初显成效,一个多元发展、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然成型。
道滘积极践行 “百千万工程”,乡村振兴成绩斐然。“和美水乡” 示范带入选广东省 “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”,大岭丫村成为全省首批 “百千万工程” 典型村。各村立足自身特色,挖掘资源潜力,发展文旅经济。永庆村的 “夜游道滘”、大岭丫村的生态旅游景观带,吸引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,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。
在城市建设方面,道滘同样不遗余力。它精心打造 “一心四轴五组团” 的城镇空间格局,完善基础设施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交通网络日益发达,东莞 1 号线、12 号线、13 号线穿境而过,广惠城际让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,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。
教育医疗资源不断优化,为居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教学设施先进,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材;医院引进先进设备,提升医疗技术,为群众的健康筑牢防线。
道滘,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城镇,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。它既有着水乡的温婉底蕴,又洋溢着现代的蓬勃朝气,在时代的浪潮中,必将书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,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探寻它的魅力,感受它的温暖,见证它的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