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链接
Copyright © 东莞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
2025-03-04
威远炮台,这座屹立于珠江出口穿鼻洋北武山脚下的历史丰碑,承载着中华民族一段波澜壮阔且刻骨铭心的历史。它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(1835 年) ,由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加强中路海防力量所建,是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,和镇远、靖远两炮台形成一 “品” 字,并与横档、永安、巩固等炮台构成鸦片战争时期虎门海防的第二重门户。炮台间系有铁链木桩于水中,阻碍敌船行驶;炮台火力交织,控制洋面,在狭长的江面上形成坚固的阵地,素有 “金锁铜关” 之称。
炮台雄伟壮观,平面呈月牙形,全长 360 米,高 6.2 米,宽 7.6 米,底层均用花岗岩垒砌,顶层用三合土夯筑,异常坚固。全台有券顶暗炮位 40 个,沿台面上还有 4 个露天炮位。暗炮洞后面由一条 2 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,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 2 米多的护墙,墙上设有枪眼,即便敌军上岛,守军仍可坚持抵抗。炮台内围有官厅 1 座,神庙 3 间,兵房 12 间,药局 1 座,码头 1 个。炮台东西两头各有夯顶城门 1 座,控制着炮台两端唯一的通路,整座炮台背山面海,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,结构严谨,险要壮观。
在鸦片战争中,威远炮台见证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。1841 年 1、2 月份,潮州总兵李廷钰和守军在此浴血奋战,面对英军的猛烈进攻,他们毫不畏惧,顽强抵抗,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祖国的尊严。民族英雄关天培也曾在这座炮台中坐镇指挥广东水师,与英国侵略军展开激烈交锋 。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的电影《鸦片战争》,就曾将威远炮台作为实景拍摄地之一,让更多人通过影像,直观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。 作为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之一,威远炮台不仅是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,更是中国保留得最完整、最有规模的古炮台之一,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,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。
威远炮台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(免费不免票),但开放时间会根据季节以及寒暑假、法定节假日有所调整。常规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 8:30 - 17:30 ,17:00 就停止预约与入场了。寒假期间开放时间提前至 8:00,暑假开放时间延长至 18:00,暑假期间 17:30 停止预约和入场 。法定节假日同样是 8:00 - 17:30 开放。为了确保顺利入园,建议大家提前在鸦片战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,由于实行总量控制、分时分流等限流措施,威远炮台与海战博物馆合并预约,每日参观人数不超过 16000 人,所以尽量提前规划好行程并尽早预约。
参观威远炮台需要携带有效身份证件,因为实行实名制参观,入馆参观前需进行身份验证。东莞气候较为温暖湿润,紫外线较强,蚊虫也比较多,所以一定要带上防晒用品,如防晒霜、太阳帽、太阳镜等,既能保护皮肤不被晒伤,又能让游玩更加舒适。防蚊用品也必不可少,像防蚊喷雾、花露水,能有效避免蚊虫叮咬。另外,景区面积较大,游玩过程中需要步行较长的距离,一双舒适的鞋子就尤为重要,比如运动鞋、休闲鞋,让你轻松漫步在历史的遗迹之中,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,而不会因为鞋子磨脚而影响心情。
如果您从周边城市出发,高铁是非常便捷的选择。以广州、深圳为例,从广州南站乘坐高铁前往虎门站,车次众多,车程大约 30 分钟 ,二等座票价在 30 - 40 元左右。从深圳北站出发到虎门站,车程约 20 分钟,二等座票价 20 - 30 元左右。这样快捷的交通方式,让您能迅速抵达虎门,开启探寻威远炮台历史之旅。
要是您所在的城市没有直达虎门的高铁,也可以先到达广州或深圳,再转乘高铁到虎门。比如从佛山出发,先乘坐城际列车到广州南站,再换乘高铁前往虎门,全程大约 1 - 2 小时,费用根据不同车次有所差异。
当然,长途汽车也是一种选择。广东省内各个城市基本都有发往虎门的长途汽车,像清远到虎门,票价大约 60 - 100 元,车程 2 - 3 小时 。不过长途汽车的行驶时间可能会受到路况影响,所以要预留足够的时间,以免耽误行程。
到达虎门后,前往威远炮台的交通也很方便。如果您是在虎门高铁站下车,可以乘坐 212 路快线或 212 路公交车,全程约 13.8 公里,大约需要 1 小时 10 分钟,在威远海战馆站下车后,再步行约 1.5 公里就能到达威远炮台 。也可以乘坐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,路程 14.7 公里,全程约需 1 小时,在威远海战馆下车后步行 930 米左右到达,不过这条线路可能只在节假日运营,出行前记得确认一下。
要是您在虎门中心客运站,那就更方便了,直接乘坐虎门 11 路公交车,就能直达威远炮台,全程票价仅需 2 元 ,运营时间是 06:30 - 20:00,大约 40 - 60 分钟就能到达。另外,虎门 2 路公交车也可以到达威远炮台,起始站是怀德雅瑶,全程票价 2 元,运营时间为 06:10 - 21:30 ,途径站点较多,全程预计行驶 53 分钟。
游玩威远炮台,一条精心规划的路线能让你全方位领略它的魅力,深入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从山脚到山腰,再到山顶,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,下面就为你详细介绍这条丰富而精彩的游玩路线。
从威远炮台的入口进入后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威胜东炮台旧址。这座炮台是南山炮台在 1885 年重修时被命名的,拥有四个露天炮位,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,但依然能从中感受到当年的威严气势。
沿着指示牌前行,来到暗炮位区域。这里的 40 个券顶暗炮位,就像一个个沉默的卫士,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战火硝烟。走进暗炮洞,仿佛能看到清朝士兵们在昏暗的炮洞内,紧张而专注地装填弹药、调整炮口方向,准备随时向入侵的英军发起反击 。洞壁上的青苔和斑驳的痕迹,都是历史的见证,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沧桑。
露天炮位则更加开阔,能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江面。站在露天炮位上,想象着当年大炮齐发,火光冲天,硝烟弥漫的场景,心中涌起一股对先烈们英勇抗敌的敬佩之情。这些露天炮位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它们与暗炮位相互配合,形成了强大的火力网,给英军以沉重的打击。
继续前行,便能看到官厅。官厅是当年炮台指挥官办公和指挥作战的地方,建筑风格古朴庄重。走进官厅,内部的布置简洁而有序,一张古朴的桌子,几把椅子,仿佛让人看到指挥官们在这里日夜商讨作战计划,指挥着整个炮台的防御。墙壁上挂着的军事地图和一些历史资料,详细介绍了当年的战争形势和炮台的战略布局,让游客能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。 旁边的神庙则是士兵们祈求平安和胜利的地方,虽然如今神像已有些斑驳,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士兵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胜利的信念 。兵房则是士兵们居住和休息的场所,狭小的空间,简单的床铺,让人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苦。
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,便来到了山腰的露天炮台旧址。这里的地势相对较高,视野更加开阔,能将整个江面的景色尽收眼底。炮台的建筑风格独特,水泥、砂石、混凝土结构的炮池,平面呈扇形或椭圆形,虽然部分炮池内的铁炮已经损毁,但从现存的 18 个弹坑、4 个壁龛等遗迹中,仍能想象到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。
在山腰,还有一个独特的视角,那就是可以近距离欣赏虎门大桥的壮丽景观。这座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横跨珠江口,与古老的炮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一边是历史的厚重,一边是现代的繁荣,让人不禁感叹时代的变迁。站在山腰,看着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,再回头看看古老的炮台遗迹,仿佛穿越时空,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。
山腰处还有一些清兵营房遗址,这些营房曾经是士兵们生活和训练的地方。如今,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,但依然能从中想象到当年士兵们在这里忙碌的身影。营房的布局紧凑,房间虽然不大,但却能满足士兵们的基本生活需求。在营房遗址周围,还能看到一些当年的生活用品和武器残片,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,让人对当年的军事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
登上山顶,首先看到的是山顶营旧址。山顶营西、南临珠江,西北遥对蛇头湾炮台,西侧为镇远炮台,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 年) ,清光绪九年(1883 年)虎门炮台大修时重建。俯瞰山顶营遗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,全长 123 米,中宽 30 米,四周建有三合土围墙,围墙上布满内大外小的枪眼,围成一个炮城的形制,中设兵房和练兵场,占地面积约 5490 平方米 。走在山顶营旧址,仿佛能听到当年士兵们的操练声和喊杀声,感受到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。
在山顶,还有一门克虏伯大炮,这是清政府从德国克虏伯公司购买的后膛装线膛钢质海岸炮的部件,1891 年制造。炮管长 8.45 米,膛径 240 毫米,有 56 条膛线,重 21 吨,射程 10 公里,每分钟可发射 1 至 2 发炮弹 。据记载,此炮为虎门炮台群中口径最大、威力最猛、射程最远的一门。站在克虏伯大炮前,看着这巨大的炮身,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威力,也能想象到当年它在战场上发挥的重要作用,给英军以沉重的打击。 山顶的风景十分秀丽,站在山顶,极目远眺,江面上波光粼粼,远处的船只来来往往,海风拂面,让人感到心旷神怡。此时,再回望整个威远炮台,心中涌起一股对历史的敬畏之情,这座古老的炮台,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抗争与不屈,是历史的宝贵遗产。
逛完威远炮台,一定要去尝尝虎门的老字号 —— 球记饭店。这家店于 1990 年开业,至今已有 40 多年历史,是本地人非常推荐的宝藏餐厅。走进球记饭店,满满的都是大排档的烟火气息,热闹非凡。这里的菜品丰富多样,每一道都极具虎门特色,焗蟹饼是店里的招牌之一,将螃蟹与剁碎的五花肉、鸡蛋、金不换一起蒸制,独特的配方和烹饪方式,让蟹肉的鲜美与五花肉的醇厚完美融合,一口下去,满满的幸福感 。煎鹅也是不容错过的美味,甜咸口的调味恰到好处,鹅肉鲜嫩多汁,入口爽滑,让人回味无穷 。此外,碌鹅、碌鸭、红葱头蒸果园鸡、豉油皇大肠等菜品也都各具风味,值得一试。虽然店内环境可能不算豪华,但这种接地气的氛围反而更能让人感受到虎门的本土风情。 球记饭店人均消费约 90 - 100 元左右,性价比超高,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小聚,都非常合适。
如果你是海鲜爱好者,那渔家乐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。这是一家经营了 20 年的老店,位于虎门大桥附近,一切菜品现点现做,以传统渔家手法烹制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海鲜的鲜美。渔家乐的招牌菜蟹饼,采用虎门本地盛产的青蟹,做法独特。将顾客点好的蟹洗净切开,加上肥瘦比例三比七的猪肉、鸡蛋、紫苏、东莞土薄荷等调味料,搅拌均匀后剁碎,装入碟子里焗熟 。蟹的鲜香、肉的醇厚、鸡蛋的浓郁香味,再加上紫苏、薄荷的清新香气,各种味道相互交融,形成一股独特而诱人的香味。挖上一勺放进嘴里,入口即化,美味无穷 。除了蟹饼,木瓜煲杂鱼也是必点的菜品。用大量的杂鱼熬制鱼汤,再将木瓜放入鱼汤中煲煮,木瓜的鲜甜与鱼的新鲜完美结合,口感丰富,味道鲜美,而且事先经过过滤,不用担心会咬到骨头,可以放心大口喝汤 。还有白灼虾,用的是个头较大的对虾,虾肉鲜甜,原汁原味;蒜蓉蒸元贝,元贝个头大,肉质饱满,搭配蒜蓉粉丝清蒸,每一口都超满足 。在这里用餐,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海鲜,还能欣赏到窗外烟波浩渺、船来船往的美景,让人心旷神怡。
在威远炮台游玩时,一定要时刻牢记文明参观。馆区内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,我们要讲究环境卫生,爱护文物展品、展览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,绝对不可以随意触摸、刻画文物,要是不小心损坏了,不仅要照价赔偿,还可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严禁一切不文明行为,比如随地吐痰、乱扔垃圾、大声喧哗等,要保持景区的宁静与庄严,给其他游客和自己都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氛围。
为了自身安全和文物保护,严禁攀爬、跨越禁行区域,炮台的一些建筑和设施年代久远,可能并不稳固,攀爬很容易发生危险,同时也会对文物造成损害。 东莞气候湿润,植被丰富,在游玩过程中还要注意防范雷雨、蛇虫危害。出行前记得查看天气预报,要是有雷雨天气,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,比如携带雨具,避免在大树下或高处避雨 。为了防止被蛇虫叮咬,尽量不要穿短裤、凉鞋,走在草丛或树林较多的地方时,用树枝等工具轻轻拍打周围,提前驱赶蛇虫 。
威远炮台与虎门大桥同框的画面,既有历史的厚重感,又有现代建筑的宏伟气势,是非常值得拍摄的场景。山腰的露天炮台旧址是个绝佳的拍摄点,这里地势较高,视野开阔,能清晰地拍到威远炮台的建筑遗迹和远处横跨江面的虎门大桥 。站在炮台上,以虎门大桥为背景,人物可以摆出眺望远方、手扶炮台等姿势,拍出的照片很有故事感。
山顶也是拍摄的好地方,山顶营旧址的围墙边,不仅能拍到虎门大桥的全貌,还能将周围的山水风光一并收入镜头。以克虏伯大炮为前景,虎门大桥为背景,能拍出极具震撼力的照片 。拍摄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,清晨或傍晚时分,光线柔和,此时的天空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,无论是拍摄风景还是人物,都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。清晨的阳光洒在炮台上,给古老的建筑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,更显庄重;傍晚的余晖映照在虎门大桥上,大桥在晚霞的映衬下格外美丽,拍出来的照片会更有层次感和美感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