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链接
Copyright © 东莞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
2025-01-05
在广东东莞的东部,有一座熠熠生辉的城镇 —— 常平镇。当你踏入这片土地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热闹的街道,车水马龙间,尽显这座城镇的蓬勃活力。这里的建筑错落有致,既有充满现代感的高楼大厦,彰显着时代的进步;又有古色古香的岭南风格建筑,在岁月的流转中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
常平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西北部距莞城约 33 千米,与广州相接;南部靠近深圳、香港,恰处于珠江三角洲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。作为交通枢纽,国家铁路主干线京九铁路、广梅汕铁路以及广深铁路在此交汇,使其成为物资的重要集散地,也赢得了 “京九第一镇” 的美誉。便利的交通,不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商机,更让常平成为了连接各地的关键节点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
漫步在常平的街头巷尾,能真切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。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,从时尚的潮流服饰店,到散发着阵阵香气的美食小店,应有尽有,满足着人们的各种需求。公园里,绿树成荫,市民们或是悠闲地散步,或是锻炼身体,享受着惬意的时光。不远处的广场上,孩童们嬉笑玩耍,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,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徐徐展开。无论是初来乍到的旅人,还是久居于此的居民,都能在常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归属感,开启一场与这座岭南名镇的美好邂逅。
常平镇的历史,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,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。早在宋朝初期,南雄利隽卿率先来到大沥建村,宛如一颗种子,播下了常平发展的最初希望。南宋末年,风云变幻之际,其余各村落如星星之火,先后有村民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至此安居,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,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,逐渐形成了常平镇的雏形。
元、明、清三代,岁月悠悠,又有小部分村落相继出现,如同拼图的碎片,一点点拼凑出常平更为完整的模样。那时的常平,在农耕文明的滋养下,慢慢发展壮大,乡村错落有致,田野稻穗飘香,人们过着质朴而充实的生活。
清道光(1821 年)以前,常平镇境内陆续涌现出一些小圩市,成为周边村民交易物品、互通有无的热闹场所。街头巷尾,叫卖声、谈笑声交织在一起,展现出一片市井烟火气。然而,真正让常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,是近代铁路的兴起。清末民初,广九铁路建成并设立常平站(今东莞站),这条钢铁巨龙如同一股强大的动脉,为常平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凭借着铁路带来的交通优势,常平圩日益繁荣,成为物资的重要集散地,而其余各圩则在时代的浪潮中相继衰落。常平,也由此开启了它作为交通枢纽的辉煌篇章,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,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。
常平镇,位于东莞东部,恰似一颗镶嵌在珠江三角洲广深经济走廊中段的璀璨明珠。其西北部距莞城约 33 千米,与广州遥相呼应;南部紧邻深圳、香港,犹如一扇连通国际都市的门户。全镇总面积 103 平方公里,这片土地上,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。
常平镇的地形地貌独具特色,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,仿佛一幅倾斜的画卷。东南角连绵起伏的山岭,勾勒出丘陵地带的轮廓,山上植被郁郁葱葱,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生机盎然的绿意。而西北部寒溪水蜿蜒穿贯其间,河涌交错纵横,形成了肥沃的埔田地区,这里水源充足,土地肥沃,滋养着一方百姓。境内石马河、仁和水、寒溪水顺应山势,呈南北走向流淌,似三条灵动的丝带,串联起常平的山水脉络。镇内主要地层分布为下古生界石英片岩和下朱罗纪砂页岩,东南部山岭区域岩石多为花岗岩,其余地方则以砂岩、页岩为主,不同的地质构造,为常平的多样发展提供了天然基础。
常平镇,作为全国重点镇,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,展现出惊人的活力与实力。2023 年,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41.66 亿元,同比增长 2.9%,这一数字背后,是常平镇多年来坚持产业多元化发展、不断转型升级的不懈努力。
其工业发展基础雄厚,宛如一座坚实的经济大厦。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宛如大厦的两根支柱,规模均超 150 亿元,撑起了常平工业的一片天。在装备制造领域,乔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蓬勃发展,它们专注于精密机床等高端装备的研发与制造,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,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,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还远销海外,为常平赢得了声誉。电子信息产业同样不甘示弱,王氏港建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深耕其中,从电子元器件的生产,到电子产品的组装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为全球众多知名电子品牌提供着优质的零部件与成品。
除了支柱产业,常平镇的优势产业也各具特色。纺织制衣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,众多工厂里,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,将一匹匹布料变成一件件时尚的服装,产品远销欧美等国际市场;食品加工产业则散发着诱人的烟火气,从传统的腊味、糕点制作,到现代的休闲食品生产,满足着人们味蕾的需求;玩具产业充满童趣,造型各异、创意十足的玩具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的儿童手中;塑料制品产业更是将原材料变成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料用品,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。
近年来,常平镇更是高瞻远瞩,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,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在储能装备领域,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致力于开发高效、安全的储能电池及系统,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对储能的需求;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紧跟时代步伐,生产的电机、电控等关键部件,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;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聚焦芯片研发与制造,努力突破技术瓶颈,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;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则对工艺精度有着极致追求,生产的精密模具、零部件等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、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,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。
截至目前,常平镇制造业企业如繁星般众多,约有 1.02 万家,其中规上工业企业 666 家,年产值超亿元企业 156 家,境内上市企业 3 家,挂牌新三板 1 家,上市后备企业 14 家。这些企业相互协作、相互竞争,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,推动着常平镇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一路疾驰,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
常平镇,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,更是文旅融合的魅力之都,古韵与今景在这里交相辉映,编织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。
隐贤山庄,无疑是常平镇最耀眼的明珠之一。这座因明末贤臣李觉斯隐居于此而得名的景区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踏入山庄,宛如穿越时空,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,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。李觉斯纪念馆内,陈列着诸多他用过的物品及著作,让人得以窥探这位昔日贤臣的智慧与风骨。而景区内的自然风光更是美不胜收,隐贤湖畔,垂柳依依,湖水波光粼粼,倒映着岸边的亭台楼阁,仿若人间仙境。现代游乐设施的融入,更为山庄增添了几分活力与刺激。全长 286 米的 3D 玻璃桥横跨两山之巅,脚下是万丈深渊,行走其上,既能感受天空之境的唯美,又能体验 3D 碎裂特效带来的心跳加速;亲亲动物园里,萌态百出的动物们与游客亲密互动,让人在亲近自然的同时,收获无尽欢乐;还有那动感乐园中的悬挂过山车、大摆锤等 30 多个大型机动游乐项目,让尖叫声与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山庄。夜幕降临,依托玻璃桥和隐贤湖打造的瀑布灯光秀,将科技与美景完美融合,灯光闪烁、音乐悠扬,瞬间把人带入一个炫彩斑斓的梦幻世界。
常平铁路公园,则是另一番独特的景致。作为一处以铁路为主要景观的公园,它位于板石、横江厦和霞坑三村交汇处,总面积约 600 亩。公园内,广深铁路与广梅汕铁路穿境而过,废弃的铁轨被涂上缤纷色彩,化身成充满 “小清新” 文艺气息的彩虹铁路,随手一拍,皆是大片。那节静静停靠在铁轨上的 “常平号” 火车头,锈迹斑斑却满是故事,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铁路传奇,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。除了特色铁路景观,公园的湖泊、湖心小岛与拱桥构成了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,漫步其间,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。运动健身设施一应俱全,跑道、篮球场、健身器材等满足了市民们锻炼休闲的需求。近年来新增的平安文化、禁毒宣传等主题小公园,更是让这里的文化内涵愈发丰富,成为周边群众平日休闲散步、亲子游乐的绝佳去处。
旗岭森林公园宛如常平镇的绿色氧吧,为都市人提供了一片亲近自然的净土。它位于常平镇朗洲村,占地 4000 多亩,山林茂密,空气清新得仿若被大自然过滤过一般。沿着蜿蜒的登山步道拾级而上,身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,耳畔是鸟儿欢快的歌声,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。登顶之后,视野豁然开朗,常平镇的美景尽收眼底,远处的山峦、河流、城镇构成了一幅壮美画卷,让人心旷神怡。公园划分为登山揽胜区、森林生态恢复区、滨水康体娱乐区、走马岗森林保育区,不同区域各具特色,无论是想要挑战自我、强身健体,还是渴望享受静谧时光、放松身心,旗岭森林公园都能满足需求。
常平镇的美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,一道道特色美食宛如味蕾上的诗篇,诉说着这片土地的风情。常平腊肠,作为当地的招牌美食之一,以其独特的风味闻名遐迩。选用优质猪肉,遵循传统工艺,经精心腌制、晾晒而成,色泽红润油亮,纹理清晰。蒸熟后的腊肠香气四溢,咬上一口,肉质紧实弹牙,咸甜适中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绽放,让人回味无穷。无论是搭配米饭,还是作为炒菜的配料,都能为餐桌增添一抹诱人的亮色。常平米粉也毫不逊色,以细腻爽滑著称。米粉选用当地优质大米,经过多道工序精心打磨,口感富有弹性,米香浓郁。煮好的米粉可以搭配各种食材,瘦肉、鸡蛋、青菜等,变幻出炒米粉、汤米粉等不同风味,满足着人们多样的口味需求。清晨,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常平米粉,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;夜晚,嗦上一口,慰藉疲惫的身心,它早已融入常平人的日常生活,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在常平,传统民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星辰,闪耀着独特光芒。这里是 “中国楹联文化之乡”,楹联文化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,街头巷尾,处处可见对仗工整、寓意深远的楹联作品,或书写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,或展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。每逢佳节,楹联创作和展览活动更是热闹非凡,男女老少纷纷挥毫泼墨,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此外,横江厦扒旱船、松柏塘游会等民俗特色活动年复一年地举行,吸引着八方来客。在横江厦扒旱船活动中,色彩鲜艳的旱船在人们的舞动下,仿若在水面破浪前行,舞者们的欢声笑语与观众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,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;松柏塘游会则汇聚了各种民俗表演、传统手工艺展示,琳琅满目的美食小吃散发着诱人香气,让人流连忘返,亲身感受着常平浓郁的地方文化魅力。
常平镇在城市建设方面成果斐然,正逐步成为宜居宜业的典范。近年来,随着常平火车站和东莞东火车站 TOD 开发建设的稳步推进,尤其是常平火车站 TOD 片区 “香港城” 项目的建设,为常平注入了全新活力。这一片区将融合高端商业、现代住宅、便捷交通枢纽等多元功能,未来,这里将高楼林立,商场内琳琅满目,人来人往,尽显繁华都市景象;住宅区环境优美,绿树成荫,配套设施完备,为居民提供舒适惬意的居住空间,进一步巩固常平作为东莞东部中心的地位,使其更紧密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格局。
教育资源堪称丰富,作为东莞东部教育中心,辖区内拥有 94 所公民办学校,涵盖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各个阶段,满足不同年龄段学子的求学需求。木棆小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,积极开展各类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,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;常平中学师资力量雄厚,教学设施先进,历年高考成绩斐然,为高等院校输送大量优秀人才。标准化建设学校创建率达 100%,无论是校园环境、硬件设施,还是师资配备、教学质量,都位居全市前列,荣获 “广东省教育强镇”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” 等诸多荣誉称号,为常平的下一代提供了优质的成长土壤,让知识的火种在这里代代相传。
医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,全镇拥有 2 家综合性医院,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。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,作为全市 5 所区域中心医院之一,近年来发展迅猛。医院内部科室齐全,专家云集,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,如核磁共振成像仪、64 排螺旋 CT 等,能精准诊断各类疾病;医疗技术精湛,在心血管内科、骨科、妇产科等多个领域开展高难度手术,挽救无数患者生命。同时,医院还注重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,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目前正全力创建三级甲等医院,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,为健康生活筑牢坚实后盾。
展望未来,常平镇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浩瀚星空中绽放着耀眼光芒,前景无限广阔。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,常平镇将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,乘势而上,开启全新的发展篇章。
在产业发展方面,常平镇将持续深化 “科技创新 + 先进制造” 的发展路径,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一方面,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,吸引更多高端人才、前沿技术和优质项目汇聚于此,让储能装备、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产业蓬勃发展,成为引领常平经济腾飞的新引擎;另一方面,借助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赋能传统产业,推动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纺织制衣等产业转型升级,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,实现传统与新兴产业双翼齐飞。
文旅融合发展同样令人期待。常平镇将充分挖掘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资源,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与文化内涵。隐贤山庄有望打造成为集文化体验、休闲度假、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标杆,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;常平铁路公园将继续拓展铁路文化主题,融入更多创意元素,使其成为展现常平历史变迁与现代活力的重要窗口;旗岭森林公园则会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,完善旅游设施,开发更多亲近自然的旅游项目,让游客尽享山林之美。此外,常平镇还将精心策划各类文化节庆活动,如楹联文化节、民俗文化展演等,以文化为纽带,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认同感,让常平成为大湾区文旅版图上的璀璨明珠。
城市建设领域,常平镇将以 TOD 开发为核心驱动力,打造现代化、高品质的城市空间。常平火车站和东莞东火车站 TOD 片区,尤其是 “香港城” 项目,将逐步建成集高端商务、时尚消费、便捷交通、舒适居住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,展现出常平作为东莞东部中心的繁华风貌。同时,持续完善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,优化城市生态环境,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,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、舒适、美好,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与归属感,为常平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浪潮中,常平镇正鼓足风帆,朝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高地、魅力四射的文旅名城和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奋勇前行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,也为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